古典家具保養大不同
以“順應木性”為保養中心點
人的養生講究順應人性,家具的保養也要順應木性,也就是家具的“脾氣”:冬天的北方家家戶戶都生暖氣,人離暖氣近些很舒服,但家具得離暖氣遠一些,以免因溫度過高而引起木材過分收縮,導致開裂。
家具不比行軍床,可以使勁折騰。所以家具的搬動不能劇烈,必須輕拿輕放,也不能太勤,否則容易散架。
家具也不能老撂在一個地方,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隨著季節的化,家具在擺放位置上要做適當調整。如果讓它總是待在一個地方,就很容易腐朽。我常看到這樣的古家具:正面和側面精美絕倫,靠墻的那一面慘不忍睹,就好像一個絕色美人被火燒傷了半邊臉,讓人看了心中充滿無限遺憾。
夏天來了,經常下雨,家具應避免臨窗擺放,以免在陰雨天氣中受潮,漲壞表面,損壞榫卯。
很多家具還怕風,尤其是帶面的家具如桌、箱柜類等家具,受“干縮濕脹”的影響,在風口處吹久了容易開裂、翹曲。
總之,對人來說,家具的脾氣是“勤動易散,久靜易朽”;對天氣來說,家具的脾氣是“只可漸變,不可突變”。收藏者必須投其所好,順應木性,才能讓精美的古家具流傳久遠。
“順應木性”是家具保養的宗旨和理念,下面介紹一些具體的保養技巧。
古典家具保養大不同
如何防止案面塌腰?
有一種條案叫擱板條案,也叫架幾案,案面很長,很厚,也很重。它的案面與案腿不是一體的,而是可拆卸的。北方俗稱“一塊玉”,南方叫“梗板”,流行于清末,人們一般用它來放笨重的自鳴鐘或山石盆景等。
因為案面上的物品很笨重,所以案面承受的壓力非常大。案面兩端因有案腿支撐,所以不算吃力,但案面中間卻是懸空的,時間長了會有塌腰的危險。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應該每隔一年或半年把案面翻個個兒,那樣略微彎曲的案面會因為換了受力方向而還原。
上漆
因為南方氣候濕潤,為了防潮,蘇作家具的表面基本上都擦上一層薄薄的生漆。漆刷得薄,就顯得很透明,這樣不但能防止水分的侵入,還不會掩蓋木質自身的美觀。蘇作家具的特點是內外都上漆,里里外外都受到保護。廣作家具也擦一層漆。上漆對一般人來說難度較大,可以請專業人士來做。京作硬木家具是不上漆的,只在表面燙一層蠟。因為北方氣候干燥,無須上漆,而且燙蠟之后,家具在使用過程中經過長期反復的摩挲,表面的蠟會滲進木材中,發生氧化,產生包漿。包漿又稱“木銹”,“木銹”是借用青銅器中的術語,它在古家具中是很寶貴的,既美觀大方,又能保護家具。已形成包漿的家具表面不能受開水燙,也不能沾可溶性很強的液體,如汽油等,否則會損壞包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