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的發展歷程中,不得不提到一個詞——“新中式”。“新中式”概念的提出,代表著當代人對家具造型和設計的思考,對家具的使用需求和家居生活方式的變化,是當代家具發展的重要符號。時過境遷,不妨回過頭,看看新中式家具的足跡。隨著新中式家具指數的熱度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于新中式的研發,未來5年內,新中式家具將成為市場上不可逆轉的潮流。
從三個方面解釋
1、設計與制造2、設計與市場3、未來風格趨勢
設計與制造
有的時候,或者應該說大部分時候,制造技術是制約著設計的。真正優秀的原創設計師,應該是對材料結構工藝有全方面深入了解下,設計出價格和風格二者較好平衡的作品。
材料結構和工藝,無一不對價格和性能產生影響,這也是某些藝術類院校畢業生的劣勢之一:天馬行空的思維并不能被實現,受制于技術和效益,被迫逐漸變的“平庸”。(當然,這里的平庸加引號,意思是總是要妥協的,妥協的同時能最大化設計元素,才是卓越的體現)
具體到新中式產品中,如為求圓潤飄逸使用的曲線造型,為體現簡潔使用纖細單薄的支撐,還原通透隔斷而使用實木拼接成格柵狀等,諸如以上這些設計要素,給工藝方面提出了很多要求,也增加了很多難度,勢必會增加很多成本,而價格,是大眾消費者最敏感的元素,沒有之一。更甚,某些設計元素,是現有工藝水平無法實現的,談何被人接受和獲得利潤?由工藝水平和設計本身決定,新中式家具仍然需要大量的手工和人工,不能夠大批量生產,而且成本較高。
不說新中式,即使是現代工業化的板式家具,仍需要較多人工的參與。
緊接著上面的闡述,每個材料都有其局限性,永遠找不到一種材料在所有方面達到最優。換種說法就是,永遠有另一種材料,舍棄一部分的性能,卻大大削減了成本,設計也是同理。價高優質美觀的設計可以用在高端定位人群中,有一定局限但是價格便宜的設計可能在大部分人群中更受歡迎。而一件產品的成功,需要一定的體量、利潤的同時支持,這也是小眾產品較難成功的原因之一。大部分創業公司,都不是直接從高端定位開始做起,因為競品產品中,高端產品多會由行業的龍頭企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品牌效應)
因此在設計時,首先要想到市場定位,你的產品服務于什么樣的人群,以及該人群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態。舉個例子:你大部分的設計元素都定位于高端,就不要在一些明顯的(可能甚至包括不明顯)的部分,使用廉價的材料和設計節省成本。因為對價格不敏感的人群,質量出現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
在筆者看來,新中式家具因為融入了現代元素,是在努力拓展年輕人的領域的,但年輕人普遍積蓄不足,面臨著房貸、事業等壓力,即使是欣賞新中式的設計,也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如果針對3、40歲+的中老年人群,1、思想觀念較為傳統,不一定會接受新潮流(即傳統中式家具與現代布藝等工藝的結合)。2、在價格同等的情況下有著豐富的選擇,歐式古典風格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3、正逐漸退出消費的主力市場。
80后90后的消費觀念和審美,正和傳統審美漸行漸遠。更愿意接受一些智能化,電子化的產品,00后更不用說,從小就接觸智能設備,科技感十足對他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這些決定了新中式的受眾人群先天不足。
關于未來風格
這點,也是最重要的
其實我并不認為現代風格就是歐美風格,與此對應的,我不認為現代的東方風格就一定是新中式,就一定是古典優雅的。現在東方風格,保留了太多固有的標簽,茶具、圈椅、刻意的曲線造型、深色美觀的木紋……其中一些元素,明顯已經不適合現代生活。
比如舒適度較差的太師椅,是古人正襟危坐的坐具,現代人追求舒適便捷,好不容易想休息了坐一下還要挺直腰背,不得不說有些反人類。而有些在原有基礎上結合布藝的現代風格家具,成本仍然是一個致命的缺點,價格可能會不降反升(這點還需要新中式家具從業人員指正)
家居應該是順應潮流的,但不只是順應歐美人的生活習慣。在未來人工智能,信息化終端逐漸普及的情況下,可以預見以后的家具,會有更多的玻璃、金屬、新材料的應用,以適應各種電子傳感器的嵌入,語音控制,一體化集成的操控方式,隨時屏幕可視化的鏡面等等。
與此同時,家具風格是否和住宅整體的風格相同也需要考慮。試想一下,如果我家中有很多電子產品,碩大的屏幕,隨處跑的自動掃地機器人,和各種極具現代感的潮流產品,除了刻意設計的矛盾風格,一般消費者是肯定不會選一套古典禪意的新中式家具相搭配的,兩者之間的沖突和違和感簡直了。而在80后、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體的近些年,是很難說服我花高于普通現代產品價錢買一套并不那么方便實用的中式家具的,反而很可能會喜歡宜家之類的快時尚品牌。而這,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
遺憾的是,如今的家具展,確實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和愉悅,卻大部分沒有展示出未來科技風格。
綜上,簡潔、價廉、性能優越基礎上的合理美化造型,同時能配合高科技產品的設計,才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
這種趨勢下,我并不看好所謂“中式風格”的發展,因為它注定只會局限在一個比較狹窄的領域之中。